古代皇宫的厨房叫什么(古代皇宫里的厨子叫什么)

2025-05-25bj03
导读今天装修百科网给各位分享秦朝的厨房叫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皇宫的厨房叫什么(古代皇宫里的厨子叫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今天装修百科网给各位分享秦朝的厨房叫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皇宫的厨房叫什么(古代皇宫里的厨子叫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古代皇宫的厨房叫什么

古代皇宫的厨房叫御膳房。

御膳房是清朝掌管宫内备办饮食以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务的机构,隶属内务府。

清朝,在内务府下设专门机构,管理皇帝、后妃及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员的饮食及典礼筵宴等事宜。顺治初年,分别称为“茶房”、“膳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茶房、膳房合并为“御茶膳房”,其长官为管理事务大臣,由皇帝在王、大臣中特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御茶膳房下设档案房,管理御茶膳房的题奏本章、文书档案事宜,其中的文书档案包括“膳底档”等。

御茶膳房的下属机构有膳房、茶房、肉房、干肉房,其中膳房、茶房各设有银器库。御茶膳房设总理事务大臣,无定员,下属人员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主事、笔帖式等。

扩展资料从“养心殿御膳房”可知,仅仅“养心殿”一个御膳房,为皇帝食用服务的人就有几百人之多。据史料记载,“养心殿御膳房”设有:庖长2人,副庖长2人,庖人27人,领班拜唐阿2人,拜唐阿20人,承应长20人,承应人44人,催长2人,领催6人,三旗厨役57人,招募厨役10人,夫役30人,这部分人为“承应膳差人”。

还有众多“司膳太监”,其名目和数额也十分可观;七品执守侍总管太监100人,抬水差使太监10人,专司上用膳馐,各官馔品及各处供献、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事。

“天子”最怕死。所用的御厨、太监,虽经再三挑选,还是信之不过。为了防备在食物中下毒,皇帝经常采取“赏膳”、“尝膳”等办法,即在皇帝未吃之前,先赏给后妃一部分,或者让贴身太监先尝尝,然后再吃,吃时,也要用银盘子,象牙筷子检验一下是否有毒,方敢入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御膳房

古代宫廷洗衣的地方叫什么

古代宫廷洗衣服的地方叫做浣衣局。

浣衣局是明朝时期宦官们的官署名,在宫廷里面是第二个为宫廷服务的部门,排名在御膳房的后面,专门为皇宫里面的皇亲国戚提供洗衣服的服务。

现在的浣衣局位置在北京的德胜门西面,是皇宫内二十个衙门当中唯一一个不在皇城里面的机构,主要由古代内务府里面的宫女充任。

古代的浣衣局在旧时候是专门收集宫女最多的一个场所,到了清朝时期有不少的文学家和文人墨客都喜欢把写作背景安排在浣衣局里面。

情节有很多都是皇子相中了浣衣局里面的宫女,所以不少记载都以为浣衣局是宫女犯错以后被惩罚的地方,其实是最浣衣局的误解。

扩展资料:

据《酌中志》记载,浣衣局为明内府二十四衙门之一,由掌印太监一员领之。凡宫人年老及有罪废退者,发往此局居住,内宫监例供给盐米,待其自毙,以防泄露大内之事,法至善也。

这段文章充分暴露了明宫对宫女的残忍。良家女儿七八岁被选入宫中,被皇帝*役、践踏……甚至从贞女身体上取先天红铅、玉露供荒*之用。一旦失去了如花之貌,也就失去了供皇帝赏心和纵欲的价值,便送到浣衣局,待其自毙。

这样不仅不会泄露天机,而且能获取年老、废退宫女的最后一点劳动力——司大内之浆洗。这个方法对于统治者来说,可称得上是至善。

浣衣局的掌印太监,为了使这些宫女心甘情愿地贡献出最后一点劳动力,不至于走绝路、走险路,便在慈慧寺里导演了一出鬼戏,以加强对他们的精神统治。

慈慧寺位于阜成门外,俗称倒影庙。庙中毗卢宝殿的四扇殿门中部有一个木节子,因年久脱落,形成了一个小圆孔,若有人从殿后走过,人影就从小孔中反射到后屏风的白墙上,呈倒状,这是光学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

但是当时的人们还理解这种现象,所以皆认为是佛祖显灵。浣衣局的掌印太监,选择了倒影庙做宫女“自毙”后的停灵之所,表面上是待死者家属认领归葬,以示天恩,实际上是对后死的宫女进行精神上的虐杀。

宫女被送到浣衣局后,都会做一次送灵的差事。也算前世有缘,大家姐妹一场,所以于情于理,后走的人总得送送先走的人。其实是演一场鬼戏,让新来的宫女们在大慈大悲的佛前目睹彼此,但均是倒影,不是正身。

宫女们也就因此得出了结论:自己前生作孽,今生就是为了赎罪而来,只有虔诚地奉献自身的一切,来生才能成为正身之人。用精神上的麻木愈合肉体上的创伤,浣衣局内,可谓血泪斑斑。

清朝内务府三旗是皇家的包衣,自然是父为*,女亦为*。可是内务府三旗也都把女儿进宫当差视为畏途,把14岁看成是女儿关。

闯过去了就可以择婿而嫁,闯不过去只好进宫当怨女。所以应选时大多是花钱找个穷人家的女孩去冒名顶替。宫女出宫时也可能会得到高达200余两赏银,但这只是特例。

按照宫规,出宫时的赏银有官赏和私赏之分。官赏十分吝啬,对超期服役15年以上者赏银30两;15年以内者赏银20两,10年以内者赏银10两。

宫女的当差年限一般都只有七八年就恩准出宫,所以官赏不会超过10两。私赏全凭主子一言而定,而主子也有大方和小气之分。宫女如因触犯宫规而被逐出宫外,官赏、私赏也就一笔勾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浣衣局

古代称厨房为什么

厨房 kitchen一词,来源于拉丁词coquo,即“cook(厨师)”。古代称厨房为“火房”或“火灶”,皇宫内称“御厨”。其主要功能就是做饭及用餐。

古代的人管厨房叫什么?

庖。

庖拼音:páo,注音:ㄆㄠˊ,部首:广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四角:00212

结构:左上包围,电码:1647,区位:6650,统一码:5E96

笔顺:丶一ノノフフ一フ

释义:

1、厨房:庖厨。

2、厨师:庖人(厨师)。庖丁。名庖。庖代(替人处理或担任事情。亦称“代庖”)。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庖代

替别人做他分内的事。

2、山庖

即山厨。

3、远庖

远离厨房。

4、庖子

厨子。

5、庖正

掌管饮食之官。

本文链接:http://www.bblw.cn/zxbk/61517.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