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的剧情能打动你吗?(《深夜食堂》的剧情能打动你吗知乎)

2024-12-21bj03
导读今天装修百科网给各位分享先生的深夜厨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深夜食堂》的剧情能打动你吗?(《深夜食堂》的剧情能打动你吗知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今天装修百科网给各位分享先生的深夜厨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深夜食堂》的剧情能打动你吗?(《深夜食堂》的剧情能打动你吗知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深夜食堂》的剧情能打动你吗?

《深夜食堂》一集一集的看下来,真的是让人积聚了很多的情绪,有一些情绪可以明明白白的记下写下;但还有更多的东西是无法让你细细分辨的,像流淌在暗夜的音乐带给你的感受,不知为何间就快乐起来,而下一瞬又会让你忆起一条不知名的路口……就这样光怪陆离,又这样吸引异常。

曾经叱咤医界的苏老先生,中风后被儿子儿媳“圈”养在家,老先生不开心,所以眼中处处挑剔,生活中处处不满。和家人相处不好,保姆频繁更换。终于在遇到山东来的保姆翠芬后,翠芬的善良和朴实给苏老先生的生活注入了些许色彩,让老人打开了心扉,在人生的暮年里再一次的找到了曾经迷失的自己。苏老先生的最爱——红烧肉就这样牵出了一段小保姆和苏老院长的温情。它让我们看到了夕阳依旧可以红艳,人心始终有着良善。

刻薄毒舌的苏老先生,由于年轻时的对工作对病人的负责,而忽略了很多自己的生活:没有陪伴过儿子,没有陪伴过亡妻,甚至妻子临终时也不在身侧,这让儿子无法理解,所以父子间一直有一条鸿沟无法跨越,而老先生中风后,感觉被社会和家庭遗弃,变得毒舌刻薄,无法与人相处.。

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奶奶。奶奶也是一个久病的患者,病痛让她脾气暴躁,情绪敏感多疑,每每见她都无法在她身上找到过去的温柔和通达,但是由于我从小和奶奶的共同生活的感情,我还是希望能够尽力的给她晚年的陪伴,好让她快乐一些。偶尔的去看奶奶会烧她爱吃的红烧肉,用高压锅把肉压的酥软,像豆腐般入口即化,那是她最喜欢的口感,还答应她等到天暖推轮椅带她去兜风。可是没有等到天暖,在一个冬日里,她就由于肺性脑病永远离开了。弥留的时候我哭喊着她,她用仅剩的清明与我回应,我帮她打理了最后的妆容,她便静静地去了。写到这里我鼻子发酸,我和奶奶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她给我的爱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在她活着的时候,我曾经对她许下了那么多的愿望,可是我竟然没有实现多少,就连答应给她做的红烧肉也仅仅做了那么两次而已。现在想来对奶奶的离开,我的遗憾多过伤心,自责多过怀念。

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像苏老先生首先是自己看不开,然后是家人的漠视。很多时候看别人的故事、宽慰别人的心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自己的故事和心情是任何人都无法介入的,只有足够的时间才是真正的良药,原谅别人容易,解放自己很难。苏老先生在小保姆的身上看到了真诚和用心,那像一道光芒透过乌云射下,让他独孤黑暗的内心渐渐温暖光亮,终于在时间的磨砺下回归了本真,让晚年中风的苏老重新走上讲台,再一次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深夜食堂》真的是能带给人很多的感动,还有感动之下的对生活的反思。这一集的红烧肉,真如黄老板说的一样,它胜得过上天入地的所有美味,苏老吃它是对亡妻的怀念和歉疚;小保姆做它是对苏老的包容和关爱,而我看到的却是自己对于长辈的亏欠,还有如何温暖和善待自己身边的人。

《深夜食堂》给多少个赞,都是不够的。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哪些特点

谁有《回忆鲁迅先生》全文?快!!!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下了,不要喊了。可是他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象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
“明朝会,明朝会。”
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哭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
“爸爸是个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鲁迅先生在四月里,曾经好了一点,有一天下楼去赴一个约会,把衣裳穿的整整齐齐,手下夹着黑花布包袱,戴起帽子来,出门就走。
许先生在楼下正陪客人,看鲁迅先生下来了,赶快说:
“走不得吧,还是坐车子去吧。”
鲁迅先生说:“不要紧,走得动的。”
许先生再加以劝说,又去拿零钱给鲁迅先生带着。
鲁迅先生说不要不要,坚决地走了。
“鲁迅先生的脾气很刚强。”
许先生无可奈何的,只说了这一句。
鲁迅先生晚上回来,热度增高了。
鲁迅先生说:
“坐车子实在麻烦,没有几步路,一走就到。还有,好久不出去,愿意走走……动一动就出毛病……还是动不得……”
病压服着鲁迅先生又躺下了。
七月里,鲁迅先生又好些。
药每天吃,记温度的表格照例每天好几次在那里画,老医生还是照常地来,说鲁迅先生就要好起来了。说肺部的菌已经停止了一大半,肋膜也好了。
客人来差不多都要到楼上来拜望拜望。鲁迅先生带着久病初愈的心情,又谈起话来,披了一张毛巾子坐在躺椅上,纸烟又拿在手里了,又谈翻译,又谈某刊物。
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
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依着桌子边站着。好象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
鲁迅先生大概看出我的不安来了,便说:
“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
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明朗的。
从七月以后鲁迅先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人虽是瘦了,但精神是好的。
鲁迅先生说自己体质的本质是好的,若差一点的,就让病打倒了。
这一次鲁迅先生保持了很长时间,没有下楼更没有到外边去过。
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
那张画,鲁迅先生未生病时,和许多画一道拿给大家看过的,小得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那画片差不多。那上边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的花朵。
记得是一张苏联某画家着色的木刻。
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
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有人来问他这样那样的,他说:
“你们自己学着做,若没有我呢!”
这一次鲁迅先生好了。
还有一样不同的,觉得做事要多做……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又过了三个月。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十七日,**未眠。
十八日,终日喘着。
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象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写了哪16件事情

1、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观爽朗,平易近人。

2、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3、穿衣裳的评论;突出全智者,表现鲁迅先生独到的审美观。

4、不游公园:暗示鲁迅先生工作的繁忙。

5、看电影的路上: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6、纸烟:突出贵贱的分类,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7、休息: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鲁迅对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8、工作时间:写一天的时间安排,突出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表现鲁迅称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9、踢鬼、谈鬼:突出诙谐有趣,表现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和大胆,以及他的智慧。

10、吃鱼丸:突出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儿,表现鲁迅先生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11、生病:突出鲁迅病情的严重,表现他为了工作不顾身体疾病的奉献精神。

12、海婴的夸耀:突出夸耀,用尚不懂事的孩子的细节反衬鲁迅病情之严重。

13、明朝会:突出明朝会,表现 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14、病好起来了:写鲁迅的病好了一点,又好些,突出鲁迅的朗朗的笑声,表现鲁迅的乐观精神。

15、木刻画:写病中鲁迅的一幅木刻画,暗示鲁迅顽强的生命毅力。

16、若没有我呢:写鲁迅的希望,希望青年一代可以独立地走正确的道路。病好了,突出觉得做事要多做、以为准备,表现鲁迅的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拓展资料

评点《回忆鲁迅先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的。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是萧红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文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鲁迅“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喝牛奶、鸡汤; 简单随意的生活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他虽然胃不好,但对着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他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能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和普通人一样的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的童年趣事

这是鲁迅自己写的童年趣事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 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 “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 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 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 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 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 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 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 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 “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 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 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 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 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 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 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 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 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 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 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 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 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 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 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 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 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 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因为那时还没有。她 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 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 “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 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 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 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 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 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 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 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 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 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 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 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 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 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 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 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 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 道放在那里了。


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 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 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 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 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 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 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 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 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 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 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妈妈和他之间的事.

lz,其实鲁迅的《朝花夕拾》里面记载了很多很多的他童年、少年、成年之后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www.bblw.cn/zxbk/49160.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