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装修风险
装修工人在施工中受伤而要求索赔的案件,在每年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都占著不小的比例。也有不少业主在装修中因工人意外受伤而莫名其妙当了被告。既然知道存在风险,消费者就需要弄清楚风险的构成,更需要了解如何规避风险。
装修中人身损害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呢?,谈到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理清工人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如果业主是与装饰公司签订家装协定,那么业主与工人之间只有对其施工提供便利的义务,一旦工人发生意外,由装饰公司对工人承担雇主责任。
另一方面,如果工人是业主找来的,比如在路边找的施工队,这时就又要区分情况了。如果是承包人将工程承包(有装修资质),并组织工人施工的,则由该承包人对工人承担雇主责任。如果业主明知承包人没有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业主将与承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如何规避装修风险,降低装修风险知识
如果是业主直接雇佣工人施工的,业主则要承担雇主责任。在这里,区别责任的核心是业主与工人是构成雇佣关系还是承揽关系。
如果是雇佣关系,作为雇主,业主要对受伤的工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承揽关系,如果业主没有过失则没有义务去承担赔偿。雇佣的目的是提供劳务,而承揽的目的是完成一定的工作成果;同时工作中的风险在承揽合同中由承揽人承担,在雇佣关系中由雇主承担。
除此之外,在装修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种需要大家去注意的风险事项。
一是不平等的合同格式条款。一些家装公司利用消费者不懂家庭装修,与其签订不平等合同,有些干脆就不执行合同,有些设计师将建委的“设计资质”与“施工资质”混为一谈,
有些装饰公司属挂靠、承包企业,却故意不填写“委托代理人”一栏,一旦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
二是在装修过程中以种种借口增加不合理费用。一些设计师在做预算时,有意将一些项目略去,有的设计师还将所有专案的报价全部下压,给消费者的错觉是这家装饰公司物美价廉,而工程开始后,设计师会以各种理由要消费者追加预算。
三是施工偷工减料,材料以次充好,使用不环保、有害气体超标或有严重辐射的材料。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不易识别、对外来品牌的崇拜心理,从国外以很低的价格进口垃圾产品或过期产品,或者把一些劣质建材改头换面,冒充某些国际名牌上市销售。
四是装修“游击队”仍在四处揽活儿,无法保证工程品质。一些无装修资质的皮包公司和装修“游击队”摇身一变进驻了某些社区,而社区物业又往往缺乏对他们判断真伪的能力,“伪公司”很容易混进了社区。
怎样防范房屋装修的风险隐患
1、装修之前先有谱:
从家装的步骤来讲,首先是对自有空间的策划阶段。此阶段,消费者先要心里有谱,应注意以下几部分内容:
(1、各空间居室的功能划分,哪里做厨房,哪里做卧室、餐厅等。
(2、确定一下自己准备花多少钱装修,自己心理承受的极限是多少。
(3、初步考虑一下居室的装修风格,总体上是一个什么感觉,例如是高贵典雅的,还是现代感十足、简洁明快的,或者是古朴、自然的。在艺术风格上是选择中国传统式、欧美式、日式,还是伊斯兰式、现代式、田园式等。要获取此方面知识,可以通过一些相关书籍或媒体来了解,或向专业公司来咨询。
(4、居室装修风格确定之后,其他的如地面、墙面、天花板材料选择,颜色确定,家具及布艺的式样等必须围绕此风格进行整体考虑,切忌多种风格的重叠,混乱无序。
2、寻找一家可信的装饰公司:
(1、马路游击队最好不要找。
(2、可通过朋友介绍,但如出现价格和质量问题,往往会“哑巴吃黄连”。
(3、可去专业的家庭装饰市场,此类企业有固定办公地点,会给消费者一定的踏实感。
3、怎样考察装饰公司:
考察装饰公司,注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要实地考察一下装饰施工单位状况,包括公司是否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是否具有规范化的管理,是否有训练有素的设计、施工队伍。
(2、要查验一下施工单位是否有工商注册执照以及建筑装饰方面的资质证书。但现在北京市场上的资质证书很多都是假的,或者拿的是别人的资质证书。有数字为证:北京现在注册装饰企业近7000家,而有资质证书的才近600家。
(3、考察企业以往的工程业绩,包括图片、荣誉证书及工程实例等,可以去装修现场考察公司的施工质量,考察是否有质量承诺及保修制度。
(4、为节省时间,业主往往对公司毫无了解,就让设计师上门量房,这是很唐突的行为。在这之前您需要去充分考察并和设计师充分沟通,在交流中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及对方是否符合条件。如这一条满意时,再去量房不迟。不是浪费时间,这一过程对于您做出理智的决定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必须的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规避装修风险,降低装修风险知识 的全部内容,以及降低装修风险知识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